关键岗位员工已连续2个月没达到业绩要求,现在面临两个选择:要么及时汰换,避免影响业务;要么投入资源培养提升,再给机会让他证明自己。
员工业绩未达标,差距到底有多大?是目标定得太离谱,还是员工水平远低于标准,这是不同的逻辑。
从盈亏平衡角度分析,员工创造的业绩,能否达到盈亏平衡。如果能,意味着员工至少能自负盈亏,留下来企业也不会亏损,作为管理者,有足够的时间给员工赋能。
如果员工创造的业绩,还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,意味着公司留这个员工,一直在亏损。管理者要留这个员工,就要承担很大的压力,如果留下来,业绩依然达不到盈亏平衡,算不算决策失误?
在员工业绩达不到盈亏平衡点,依然决定给个员工,像不像投资?既然是投资,我们当然要综合分析投资可行性了,swot工具就非常合适。通过内部优势、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,得出结论。
如果同类岗位在外部非常多,招聘难度不大,公司又有非常成熟的运营体系,那就直接淘汰这个业绩不达标的员工,及时止损。
如果同类岗位非常稀缺,招聘难度地狱级,公司又没有什么资源支持,那只能留下这个员工,不断加大投入,权当补仓了。
大环境好或不好,并不会足以支撑决策,我们还得看这个员工本身是否值得投资。
员工的意愿如何?如果本身就非常排斥,不管是排斥公司,还是排斥上级,或者排斥工作氛围……总之,没有意愿度的员工,不能留。
员工的能力如何?以往的战绩非常辉煌,来公司水土不服,该不该留?大部分都会倾向投资,但不会长期持有,最多再给一个月时间,业绩实在没起色,就没必要留了。毕竟没有一个能大改革,只为了适应一个有可能创业绩的员工。
员工的能力资源如何?空降过来,原来的资源还能留存多少?通过对员工这两个月的业绩就能分析出来。如果客户线索非常多,只是差最后成交,当然可以留下来;如果线索寥寥,留下来做什么?
综合来看,关键岗位要保持充分的战斗力,公司不会给这类人员留太长的适应时间,不达标就淘汰,至少他们留下了丰富的客户线索。这就是为什么好多公司常年在招聘销售,又天天在淘汰人员。


Copyright C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029hrc版权所有
陕ICP备2023016830号-3
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2129号
地址:中国西安 EMAIL:kefu@029hrc.com
Powered by PHPYun.